北港春生活博物館
Reave於2012年小旅行時巧遇的北港社區景點,經過與館內的兩位大家長吳春塘夫婦深談後展開了為期三年的合作,工作任務包含了園區設計與規劃執行、行銷規劃、社區活動設計、產品設計、平面設計等完整的品牌工作內容,並在2015年幫助北港春生活博物館取得經濟部的創意生活產業認證,而後Reave便轉換角色成為該館的設計顧問。
「北港春生活博物館」原本是北港盛椿企業,鑒於木工產業式微,於民國92年開始力圖轉型,並在102年9月創立了北港春生活博物館。此時的負責人吳春塘夫妻已年過60,夢想希望將木匠技藝傳承,他們以50年老屋和70年舊有盛椿木工廠為基礎,打造出創意木工DIY區、姵寧手工皂坊、藝文展示區、庭園咖啡用餐區以及北港春文物商品館等,滿足遊客各種「食、藝、遊」的五感享受。讓遊客傾聽人和空間在不同時期的相互對話,在新舊更迭中,細細體會洗盡鉛華後的純粹。
北港春有著盛椿長久木業技藝的背景,除了精良的木工藝品外,更結合了捷克藝術家的藝術空間活化,以及自製精油和手工藝術皂的技能,搭配上自己種植無毒食材餐點和天然飲品服務,還有各種木製品客製化和DIY體驗的行程,打造出獨特的創意生活園區。
平面設計
(北港春生活博物館摺頁DM)
北港春生活博物館的總體介紹DM,延伸館區本身古色古香的氛圍,並以整齊排列的方式將資訊呈現。然而,北港春的故事很多,很難在有限的預算及版面上完整呈現,因此我們選擇摺頁的方式取代單面紙張,讓初次來到北港春的遊客們能夠一頁一頁地了解每個館區,並提供中英資訊使內容傳達的對象能夠最大化。
(北港春生活博物館門票設計)
(姵寧手工皂坊DM)
(北港春技藝體驗海報)
(北港社區報發行)
產品設計
(手工皂香磚─書香)
北港春生活博物館已是劉厝社區內的新興亮點,其中的北港春咖啡屋更是博物館成立之初最具標誌性的建築,同時,它也是將北港春的大家聚集起來的最初原因,我們將這份回憶轉變成具體的事物,利用其形象將回憶化作香氣,無時無刻帶我們回到最初來到北港春的感動。
(椿萱書籤尺)
「椿萱」二字象徵北港春大家長們永遠與我們同在,藉由結合北港春咖啡屋的形象及北港春logo字樣,形成椿萱書籤尺獨特的樣貌。
(樁福凳)
本產品以木樁作為板凳主要的支撐結構,旨在型塑北港春在地特色板凳。
(到春皂樹)
到春皂樹取「到」字為發想核心,以其諧音倒、道、到為設計意涵,將產品倒過來看,會發現春字藏於其中;將肥皂淋於產品內,散發出陣陣北港春的芳香味道;將產品拼裝而成,將到達北港春的美好記憶一片片拼裝而成。
(北港春文具架)
層夾式小架桶能夠用來當作盆栽擺飾,亦或筆筒、明信片盒等實用功能,簡單的外觀下藏有三種木工卡榫精隨, 使用者能夠在各種空間裡使用這一項實用性極高的作品。
場域設計
(Hinoki Inn閒置空間再造)
作為過去北港春生活博物館旁的舊鄰居,在主人離開後經過了好幾十年的歲月,終於在今年
初正式成為北港春的館區新夥伴─Hinoki Inn。這是劉厝社區的新亮點 ─ 北港春生活博物館
內的第六個館區,幾經大家的唇槍舌戰後,決定將它變成社區內第一個用來作為特色餐廳的
地點。
(古厝內原有的木製家具移出後也將被保留在北港春的其他館區中)
(終於探出頭來的古厝慢慢開始進入了大家集思廣益的老屋重新設計階段)
(大家討論的結果由駐館的捷克藝術家海大海先生來完成獨特的Sketch)
(完成的正門與廁所門牌)
(精雕細琢的廁所標示)
(內部裝飾)
(內部用餐、臨時會議空間)
社區活動規畫
(102北港春農情密藝木工教學計畫)
(103耳目藝新綜合藝術教學計畫)
經濟部認證
經濟部工業局自92年開始推動「創意生活產業發展計畫」,鼓勵業者從生活周遭發揮創意,塑造企業獨特的經營風格。104年度共有29家創意生活業者通過評選,雲林縣「北港春生活博物館」在眾多角逐者中脫穎而出,獲頒「創意生活產業」殊榮。
更多資訊可見: